發電用柴油機是車輛、船舶及工程機械用柴油機的變型產品,因而電控技術的發展必然受到主要產品的影響。進入20世紀后期,由于柴油車廢氣污染物排放法規和汽油車一樣日趨嚴格,同時改善柴油機經濟性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因此在汽油機電控技術飛速發展的基礎上,一些發達國家開始對柴油機電控技術——電子噴射進行了開發和研究,并初步投入使用。電子噴射技術與電子調速技術既有相同點(即控制柴油機的噴油量),又具有根本的區別,即電子噴射還具有用電信號控制噴油時刻、噴射壓力,完全取消了燃油系統中的機械結構噴油壓力控制系統如圖2所示,系統由高壓油泵、穩壓閥、噴油壓力控制感應器、調節閥等組成。該系統內流動的為高壓機油。高壓機油供應泵是由曲軸帶動七個活塞的油泵,在正常運行條件下,油泵輸出的壓力經過一個路軌式壓力控制閥(RPCV)控制,過多的機油經過旁通回流到回油系統,柴油機的運行情況取決于液壓壓力,而控制壓力是取決于ECM,良好的液壓控制使柴油機具有良好的運行條件。

噴油器如圖3所示:由電磁閥、提動閥、酸化增強活塞、噴油咀總成等組成。噴油器的噴射動力來自液壓能量,噴油器內的活塞及柱塞是用液壓壓力及速度來控制的。同時,噴油量是ECM發出脈沖的時間來控制噴油器中電磁閥開關時間的長短,當電磁閥通電時,提動閥打開其閥座,高壓機油將會推動活塞及柱塞下行直至最低。當ECM輸出信號斷開噴油器的電磁閥電源,噴油程序停止,提動閥關上。由于提動閥關上,高壓機油輸送管道關上,停止供油至酸化增強活塞,在酸化增強活塞內的高壓機油排人轉動空槽內。柱塞彈簧把酸化增強活塞和柱塞推回原位,當柱塞向上移動時,把燃油閥打開,低壓燃油開始注柱塞瓣內。ECM通過其噴油器使其噴射速度、噴油時間及高壓噴射壓力得到有效控制。噴射速度的控制:噴油器由液壓系統執行,它的速度比傳統的機械式快,同時其噴射速度及噴射壓力與柴油機速度無關。
噴油時間的控制:從開始至結束的噴油時間全電子化控制,與一般的電子調速器不同,一般的電子調速器其執行器是統一拉動(轉動)柱塞,而不可能各個氣缸獨立控制,而電噴系統的噴油器的柱塞是用電磁閥分別控制,且柱塞的運動與柴油機的運轉速度或曲軸位置傳感器信號的持續時間無關。
噴射壓力的控制:噴油器酸化增強活塞能產生倍增的液壓力量推動柱塞,即使輸入的高壓機油壓力不穩定,但噴射壓力仍能維持在3000至21000Psi內,這樣的液壓壓力亦適用于高轉速的柴油機。電噴柴油發電機組,改變了原有發電機組控制的范疇,是柴油發電機向綠色機組邁進的開端,因為在現代社會發展的今天,人們已經重視環境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已經非常重視交通工具,特別是汽油發動機汽車的污染控制,強調電子噴射控制發動機的必要性,因而采取了強制普及。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柴油機電噴技術的普及也為日不遠,電噴柴油發電機組的普遍應用也將引起廣泛的重視。
推薦閱讀: